很想跟大家聊聊「心理匱乏」。
從大學期間一直到出社會工作,我一直在疑惑,為什麼自己總是在外人眼中顯得「貪心」、「悲觀」、「厭世」、「不滿足」?
我自己也很疑惑,究竟為何內心總是暗暗的,像快被很大的空洞給吞噬,無論自己實際執行多少個理論上的方法,和內心渴望的或好或壞的那些,療效都只有一下子。
之後,生命也就這樣過了好久好久,於是我漸漸習慣了,死死地認為周遭的人的每一天也都跟我一樣暗、一樣不舒服、一樣混沌、一樣不平靜。
只是隱隱地很憤怒也不屑,明明大家都是黑洞,你們到底是在笑三小?
很中二,我知道。
所以我就還真地很中二地相信自己其實就是一個中二。
孤僻、驕傲、說不上來的強烈自卑,使我完全沒膽找同儕或長輩討論這個話題,因為我害怕被人笑太中二,也害怕拽著這個問題繼續思考下去。
到後來,我才不得不被迫發現,原來這一切已經不只是中二。
嚴重的心理匱乏的造成是有許多許多原因的,我得抽絲剝繭把它清楚地揪出來,才有辦法知道如何解決,讓自己活得舒服點兒。
今天突然把其中一小個邏輯理順了,可以繼續追劇了,發文紀念一下。(啥爛結尾)
#鬢邊不是海棠紅